10月22日,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胜利闭幕。省社院教研人员纷纷表示,要认真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共中央的决策部署上来,充分发挥专业优势,积极履职尽责,勇担时代使命!
刘晓楠(省社院教授):党的二十大提出,巩固和发展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完善大统战工作格局,坚持大团结大联合,动员全体中华儿女围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一起来想、一起来干,为做好新时代爱国统一战线工作指明了方向。作为社会主义学院的一名教师,我将认真学原文、悟原理,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的新表述新概括新论断,深入把握新时代新征程爱国统一战线的伟大使命,立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突出问题导向,自觉以回答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为学术己任,以彰显中国之路、中国之治、中国之理为思想追求。
龚继民(省社院副教授):习近平总书记所作的报告,立意深远、指导性强,充分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驾驭全局的大气魄、领航开新的大智慧、攻坚克难的大担当。作为社会主义学院的一员,我将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党的二十大精神实质,以实际行动忠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做好本职工作,争做中国式现代化事业的有为人。
李仲才(省社院副研究员):党的二十大深刻揭示了社会主义文化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力量,全体中华儿女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中坚力量。作为从事文化和统战研究工作的一员,我将深刻认识和把握好党的二十大关于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和统一战线工作的论述,深入研究如何发展好社会主义文化,特别是研究如何深化全体中华儿女对社会主义文化的认同,进而研究全体中华儿女如何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来一起想、一起干。
张耀影(省社院副教授):党的二十大强调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三个务必”高屋建瓴、目标笃定、意义重大。作为社会主义学院的一名教师,我将坚持学在前,走在先,深刻领会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学细研,做好理论研究和政策阐释,通过备课、宣讲、发表理论文章,广泛传播统战声音,为巩固和发展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贡献社院教师的智慧和力量。
叶元俭(省社院副教授):党的二十大指出,经过不懈努力,党找到了自我革命这一跳出治乱兴衰历史周期率的第二个答案,确保党永远不变质、不变色、不变味。正是因为勇于自我革命,中国共产党才能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始终保持先进性,才能够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同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推进社会主义建设、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胜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伴随着治乱兴衰历史周期率的第二个答案的回答,中国共产党也必将凝聚起更加广泛的力量,开创多党合作更加美好的未来。
耿灏(省社院讲师):文化建设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要一环,习近平总书记所作的报告充分阐述了增强文化自信,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重要举措。作为社会主义学院的教师,我将在教学和科研中积极做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新性发展和创造性转化工作,为建设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而努力。
梁涛(省社院讲师):党的二十大系统阐述了中国式现代化的深刻内涵和本质要求,并提出了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心任务。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式现代化,站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高度,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立场,在整体推进上以顶层设计和问计于民相结合、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相结合、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人与自然相和谐,正确处理了公平与效率、发展与稳定的关系,努力使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发挥出来,为后发展国家的现代化提供了“中国模板”。